六月二十一日
天气炎热高温暴雨
百年老字号
效不二价
尊古炮制
名药配伍
明医看诊
这些年,要说除了奶粉之外,从国外火到中国的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牛油果!
牛油果
这个吃起来味道并不明显,口感也并非爽脆香甜的东西,是如何被“重口味”的国人所接受的呢?原因也很简单,牛油果主打的“卖点”是健康!
这个“舶来品”,硬生生的被输入进了中国人的“健康食物清单”当中。那么牛油果到底有没有这么神?这篇文章告诉你!
牛油果:贴上健康的标签,在中国遍地开花!
据统计,年,依赖进口供给的牛油果在中国的进口量仅2吨,而到了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了吨!成万倍的增长。
几乎所有的新式餐厅,都有牛油果入菜的菜色供追求健康时尚的顾客选择。在这些餐馆里,大小餐馆里,如果没放几片牛油果,都不好意思说是沙拉。牛油果甚至一度成为了高端、健康、营养食物的代表。
根据一家权威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在中国,被贴上“超级食物”、“超级水果”标签的产品,在年到年间就增加了%,同时增长的自然还有他们的销量。
他们不光代表了“用上舶来品”这种带有“小资情调”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们向对健康和食品安全长期带有焦虑的中国人贩卖了一剂安心药。
“吃自然的水果总是百里无一害吧”、
“进口又贵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
“国外专家总不会骗人的”
……
许多中国人都这样想。实际上,有营养学家曾表示,“超级食物”其实是宣传上的噱头,在营养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这些食物在原产国可能只是一种普通的食材,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贴上“防癌、抗老、减肥、高营养”的标签,成功占领中国市场。
近5年超级食物的搜索量呈上升趋势。橙线代表牛油果,绿线代表藜麦,蓝线代表奇亚籽。
而就牛油果而言,宣传的关键词聚焦在了“保护心脏,降低胆固醇,减肥”等上面,究其原因,是因为牛油果中含有约2%的蛋白质,而一般的水果几乎为零,这就是常有人说其有营养的原因。
一个牛油果的脂肪热量=3碗米饭
牛油果含有其他水果都几乎不含有的蛋白质不假,然而,很多人忽略了,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到简直不像是水果!
根据营养学家测量,一个牛油果的热量约等于3碗饭,别小看吃这个水果,很有可能一不留神就吃胖。
而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更是与其他食物比起来,高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苹果的脂肪含量是0.8%,而牛油果的脂肪含量是15.3%,甚至超过了普通猪肉脂肪含量的15%!
就热量而言,普通水果,油脂含量很少有超过1%的,热量也一般维持在30~60kcal/g的水平。而牛油果热量达到了kcal/g!
一个g的牛油果,热量约为kcal,而一小碗g米饭,热量也才kcal。稍微吃个大一点的牛油果,你等于吃了将近3碗饭!
牛油果:一个精心编织的营销骗局
那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完全舶来的小水果,让这么多人失去理性,跳过那么多可怕和科学的数据,近乎迷信的爱上这个水果呢?
营销!营销!还是营销!
牛油果打入中国,首先是从互联网上,一篇篇澳大利亚人喜欢吃牛油果的报道而进入众人的视线的。
而这不得不说是营销商编制的一个巨大的营销策略。
作为牛油果的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生产的牛油果几乎都流向了亚洲市场,其中又以中国为主。
维密超模在ins上晒自己吃的带牛油果的早餐
西澳大利亚州的最大牛油果业参与者之一称:“亚洲市场正在为澳大利亚牛油果付出高价,他们乐意购买,我从来没有看到出口水果的这种收益水平。”
在英文里,牛油果以前不叫avocado,而叫alligatorpear,翻译过来就是“鳄梨”,正是它粗糙的暗绿色果皮确实跟凶猛的鳄鱼有点相像。
更鲜为人知的,牛油果还有一个更上不了台面的名字,叫做aguacate。这出自西班牙语,原意为睾丸。
当时牛油果种植协会强烈抗议,说这名字简直要毁了整个产业,于是在协会的建议下,alligatorpear、aguacate纷纷改为听起来高大上的avocado。
在改完名字后,精明的农场主和农产品经销商开始筹集大量的资金给牛油果打广告,做营销。
年,一颗牛油果贵达1美金,根据购买力换算,相当于今天的4.8美金之多。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这个并不起眼,大家也不太知道如何食用的水果实在是太贵了。
于是营销人员顺水推舟,顺势而为,将牛油果包装成了“水果中的奢侈品”,专供优雅富贵的上层人士食用。
这个营销理念依旧深植入牛油果的销售之中,就像中国人选择吃牛油果的潜在原因一样,仿佛吃了牛油果,就有了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成了社会上游。说到底,牛油果贩卖了一种“听起来高级”、“格调很高”的生活方式。
而牛油果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美国的肥胖率已经高到引发所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