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谈常用的几张黄连方下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中医学术流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以名中医学术经验的调查整理与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

本文为其在“全国经方论坛”上做的讲座,内容也是紧贴临床,对于青年中医有很好的启发。(PS:雒晓东教授将几次经方研修班的讲座整理成书,出版了,还是很有临床价值,大家可以去买来看看)

我常用的几张黄连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煌 教授

接前文:

再说说黄连解毒汤。原典配方:黄连三两、黄芩二两、黄柏二两、山栀子十四枚,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原来用于治疗发热性疾病出现脑部症状,错语不得卧的时候。《外台秘要》:“前军督护车者,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余思作此黄连解毒汤方。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右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一服目明,再服进粥,于此渐瘥。余以疗凡大热甚,烦呕呻吟,错语不得眠皆佳,传语诸人,用之亦效。此方解热毒,除酷热,不必饮酒剧者。此汤疗五日中神效。”

1.现在用此方多在急性传染病过程中的中毒性脑病有效,这张方能解热毒,能除酷热,而且这张方疗五热中神效。这张方黄连量较大,这是古代温病家伤寒家临床的一个重要方剂。大家不要相信教材讲的温病家治疗温病用轻描淡写的银花、菊花能解决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温热病治疗离不开这些杀手锏: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像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就是汗下两法,要不就是麻黄汤发汗,要不就是黄连解毒汤直指火热。清代的杨栗山,治疗温病有著名的十五方,不离开黄连解毒,他认为温病的主要表现就是热毒。至于余师愚,治疫高手,他的清瘟败毒饮就是黄连解毒汤、白虎汤、犀角地黄汤,离开了黄连,我们中医怎么治温疫?不要说人瘟疫,就是鸡的禽伤寒,鸭的出血症、败血症,现在有报道,就用黄连解毒汤打粉拌鸡饲料里,吃了以后很快就好。钟兽医的书可以看,他做的就是动物实验,用了以后很好,效果非常好。钟兽医杂志报道牛和马冬天吃了冰冻的饲料后出现腹痛,症状是吐白沫,躺下站起来,站起来躺下去,鼻子是凉的,手脚是凉的,钟兽医用大剂附子理中汤,吃了后很快好,这个事情对我们很有启发。谁说中医没有动物实验?这就是中医的动物实验。

2.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肝炎、急性胃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该方为古代温病伤寒家临床常用的方剂。感染性疾病,很多分泌物是黄色的,那就用黄色的水来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煎出来的水是黄色的,那就用黄色的水治疗黄色的病,如皮肤感染流黄水,阴道感染流黄带,感冒流黄涕,眼屎发黄,都可以用黄连解毒汤。

3.皮下红斑性疾病,如皮下红斑,鲜红压痛者。

4.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痛风等,可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5.高血压、脑梗塞、脑溢血、脑血管性痴呆。东海大学荒木五郎等对发病3个月的32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投予黄连解毒汤治12周,以长谷川式简易知能检查表作判断,显著改善4例,中等度改善5例,轻度改善5例,无变化13例,恶化4例(1)。主要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能够抑制患者的焦虑情绪。

6.口腔黏膜病,如白塞病,口腔溃疡,舌红牙龈肿者。患者多见唇红、舌红。扁平苔藓见黏膜充血、疼痛剧烈者,伴有口臭便秘者,加黄连解毒汤和生甘草20克。黄连5克,黄芩15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制大黄5克,生甘草20克。甘草量宜大,甘草是黏膜修复剂。这张方下去,两三天就可见好转,问题是大量用甘草时间不能长,长了以后易出现浮肿,另大量用黄连、黄柏以后食欲易受影响,所以说中病即止。

7.紫癜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8.服用激素以后导致面红体胖,食欲旺盛,兴奋烦躁者。

9.盆腔炎、痛经。我用得比较多的一张方是黄连解毒汤的加味方荆芥连翘汤,是黄连解毒汤加四物汤加四逆散加荆芥、连翘、薄荷、白芷组成。这张方治疗盆腔炎、痛经非常好,很多炎性导致的盆腔炎、不孕,用荆芥连翘汤效果非常好,能够让人怀孕。

黄连解毒汤适用于非常明显的热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用药超过两个月,要检查肝功。我发现很多病人吃多后脸色发青,关键是栀子这味药,里边含栀子红,但停药后会慢慢退的,服用后食欲不振的要注意检查肝功,有的肝功会出现问题。

黄连解毒汤的体质:

1.体格较强健,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或多眵,口唇暗红或紫红。

2.舌质暗红,质坚敛苍老,舌体转动不灵活或僵硬,表现为口齿不清或失语等。其舌苔多见黄或黄腻,脉象多滑利或数疾。

3.腹部肌肉较紧张,按之有力或有不适。

4.易烦躁、焦虑、好动,焦虑或抑郁,易失眠多梦,易头昏头痛,易于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平时喜凉恶热,喜凉饮,皮肤常有疖疮,或易于腹泻,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疡,咽痛,小便黄短,多有足癣,女性多有黄带。

5.体检可见血压偏高,心率偏快,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偏高。

黄连阿胶汤的参考:

1.本方苦寒,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如果服用时间超过2个月,应该检查肝功。若病人出现眼圈发黑,这是因为药物吃多了;若出现食欲不振、面色发青的病人,需要检查肝功。

2.本方的调味剂:用苹果汁或梨汁送服黄连解毒汤口感比较好,美国人建议先服蜂蜜,再服黄连阿胶汤。上次治疗一个小孩癫痫,这个黄连粉,我建议他用蜂蜜调,最好的办法用香蕉加上药粉捣泥,口感可。

最后讲讲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34)

解说:

下利:下利有轻重之分。轻者仅大便溏薄,或时干时溏;重者为泄泻不止,或色黄臭秽,或肛门灼热,或大便黏滞不爽。葛根升阳止泻功效佳。

喘而汗出:非肺系疾病的喘,而是呼吸急促,或胸闷,多见于胖壮的人。

脉促:脉滑数,按之有力(所以葛根芩连汤不能用于心率慢的人)。我的推测葛根芩连汤是古代解酒止泻方。军中的壮士们经常醉酒,头痛头昏,口渴烦躁,同时出现腹泻,对此,张仲景经常使用葛根黄连黄芩汤。我经常描述做梦,有一壮士喝多了,醉得很凶,先前的医生以为是宿食而使用了下药,结果导致腹泻更加不止。张仲景赶到,军帐中散发着熏人的酒气,壮士刚如厕回来,他动作笨拙,喘着粗气,浑身黏汗,嚷着要喝水,大碗冷水一饮而尽。仲景一把脉,见脉象数促。仲景说道:“脉促者,里有热也,当用黄连;而项背强痛,表未解也,当用葛根,复加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当然这是我给他加上去的)所以这张方我认为是古代的解酒止泻方,而酒后呕吐,要用黄连汤。

原方用量、用法: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我的经验用量:葛根40克,甘草(炙)1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

葛根芩连汤的体质:

1.大多体格比较壮实,肌肉相对发达厚实,肥胖倾向,唇舌暗红,满面油腻,大便不成形或腹泻,全身困重,尤其以项背强痛不舒为特征。

2.体检多见血糖高、血压高。应酬多、工作压力大、好酒的中年男性多见。

葛根芩连汤的适用病症:

1.急性肠炎、痢疾、小儿中毒性肠炎等。葛根芩连汤原治疗喘而汗出、脉促的下利,后世多用于外感性、腹泻性疾病。《症因脉治》有柴葛芩连汤,为葛根芩连汤加柴胡,治疗“发热口渴,唇干齿燥,小便赤色,小腹一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大而数者”。日本医家浅田宗伯认为本方“用于小儿疫利屡有效”(《勿误方函口诀》)。有报道认为葛根芩连汤对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2.急性传染病,如肠伤寒、麻疹、流脑、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如胡天雄治疗流行性感冒,凡是出现壮热、头痛、面赤、气粗四症者都可以使用本方,并认为其疗效优于银翘散和桑菊饮(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之《胡天雄》)。陆九芝先生强调温病用葛根芩连汤。

3.糖尿病。对伴有口渴、腹泻者,葛根芩连汤效果明显。(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用黄连汤)

4.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型心律失常,但要注意,大多伴有腹泻、腹痛,我经常在此方基础上加肉桂、大黄。

5.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其人多见唇暗红,结膜充血,体格壮实,虽无明显腹泻,但经过询问可发现有腹泻倾向。葛根芩连汤可加大黄,如尾台榕堂经验:“治平日项背强急,心胸痞塞,神悒郁不舒畅者,或加大黄。”(《类聚方广义》)

6.醉酒后。由于酒醉以后常常口渴异常,故葛根也用于解酒。如《千金要方》用葛根汁大量饮用,可用于酒醉不醒。《本草衍义》谓“酒及渴者得之甚良。”醉酒后的面红不退、腹泻、头昏头痛,可以用原方,或加肉桂、干姜。

7.口腔溃疡、牙周炎、牙周脓肿等,多加大黄。“项背强急,心下痞塞,胸中冤热,眼目牙齿疼痛,或口舌肿痛腐烂者,加大黄则其效速”(《类聚方广义》)。

下面有这样的参考:

1.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原文过于简略,后世医家都有这种看法。如陆九芝说“(本方)不专为下利设”。恽铁樵认为本条方证比较简略,其中或有错简。所以,对本方证的认识不能局限在原文,应当根据其药来测证。可以看做是黄连黄芩证与葛根甘草证的组合,黄连黄芩证是烦痞利,葛根甘草证是项背强急而下利。

2.葛根用量宜重,通常在30克以上,尤其治头痛、颈项强痛、腰背拘急疼痛等病症,葛根可达60~克以上,而且要先煎。

3.葛根芩连汤与黄连汤的区别:两方均可用于腹泻,但体型不同,葛根芩连汤壮实、嘴唇红,黄连汤暗淡。

以上我把黄连类方的内容讲完了。希望大家多上我的经方沙龙参与讨论,谢谢大家!

今天没有划重点。(PS: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大家转发点赞)

文章内容摘自《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实录(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雒晓东。编辑/校对/小丸子她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dhz.com/hbyx/10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