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一步21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以慢性、反复复发、病因不明为特征。

UC: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先通常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

CD: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

症状:

UC:黏液血便、腹泻、里急后重、排便紧迫感、腹痛等。直肠炎或直乙状结肠炎者少数可能表现为便秘,排便困难。重度和广泛性结肠炎者可因贫血而乏力,或低白蛋白血症出现外周水肿,可有体重下降和发热,甚至恶心和呕吐。

CD:右下腹痛多见,腹泻、便血、乏力为常见症状,严重者表现为发热、营养不良。

上消化道病变症状:伴有吞咽困难,胸痛,上腹部疼痛,烧灼感及呕吐等。

肛周累及者:伴发肛门处疼痛和脓液分泌。

消化道各处:均可形成腹腔内脓肿,肠道膀胱瘘,肠道阴道瘘和皮瘘等内瘘和外瘘。

体征:

CD者腹部常扪及腹块伴压痛,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

肠外表现(与自身免疫相关):

1、骨病(外周关节痛、骨软化、关节炎、强直等);2、皮肤表现: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3、眼损害: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等;

4、肾脏结石:草酸钙结石与小肠CD脂肪吸收不良相关;尿酸结石与严重营养不良有关;

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

7、贫血唇炎可能由于缺铁性贫血所致,而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8、CD者肠外表现还包括口疱疹性溃疡、继发性肾脏淀粉样便、哮喘、儿童生长发育延迟等。

诊断标准:

UC:黏膜充血水肿

CD:鹅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

免疫学检查:

抗中性粒细胞核周胞质抗体(p-ANCA):UC中阳性率55%

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CD中阳性率40-70%

鉴别诊断:

1、感染性肠炎

细菌:空肠弯曲杆菌、艰难梭菌、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

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IV

真菌:组织胞浆菌

寄生虫:阿米巴、血吸虫

2、系统性疾病

白塞病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过敏性紫癜SLE

3、药物性/毒素性肠炎

非甾体类抗炎药,胰酶、盐类泻剂

4、与炎症性疾病鉴别

阑尾炎、憩室炎、脂泻病

5、肿瘤

淋巴瘤、类癌、原发性或转移性癌

UC并发症: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消化道大出血、上皮内瘤变和癌变

CD并发症:肠梗阻、肛门区和直肠病变以及瘘管、脓肿、出血和癌变

治疗

一般治疗:高糖、高蛋白、低脂饮食、少渣饮食

治疗常用药物:

1、氨基水杨酸制剂:

UC:不同制剂的美沙拉嗪(5-ASA)和传统的柳氮磺吡啶(SASP);活动性病变予3-4g/d,维持期予2g/d

5-ASA肛栓剂和灌肠剂对UC和乙状结肠炎均有效

2、糖皮质激素:急性活动的中重度UC和CD

泼尼松0.75-1mg/kg

3、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AZA)

4、生物制剂

英夫利昔单抗

5、抗生素类

6、益生菌

一箫一砚走江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dhz.com/hbyx/11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