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全球3亿,从不罕见文中

自年起,每年的2月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今天(年2月29日)是第13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主题为“Wearethemillion”。病痛挑战基金会将其译为“全球3亿,从不罕见”。

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罕见病,共有余种不同的罕见疾病,包括我们熟知的血友病、瓷娃娃、白化病、戈谢氏病、渐冻症等。其中72%的罕见病是遗传性的。不幸的是,70%的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已经发病。其中约30%的罕见病儿童寿命不超过15岁。

更让人揪心的是,罕见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导致诊断难、治疗难。只有约5%的罕见病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孤儿药”),超60%的患者甚至于无法得到明确诊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政府各个部门对罕见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年5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包含了个病种,大约影响万名患者。截至年12月,其中74种在美国或欧盟、日本等地有种治疗药品。当中只有83种在中国上市,可治疗53种罕见病,其中29种药品被纳入医保,涉及18种罕见病。

年,NMPA(国家药监局)新批准8款孤儿药,用于治疗8种罕见病,其中6种为《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所收录。医保目录则新增12款孤儿药。另外,为解决罕见病的确诊难题,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罕见病诊疗指南(年版)》,对种罕见病从病种概述、病因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和指导。这一举措旨在提高我国罕见病规范化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

在罕见病用药研发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加大支持力度,自年起“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了多项多发性硬化等罕见病等用药研发课题,部分治疗用药已经获得了新药证书。在药品审批方面,自年起我国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药监部门对罕见病药品予以优先审评审批,目前截止到年5月已将69件治疗罕见病的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程序,大大加快了药品研发和上市的进程。

年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其中囊括了罕见病治疗药物就有11种,用于治疗白塞病、结节性硬化症和重症肌无力等疾病。仿制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研发初期需要攻克的艰难壁垒。在临床上、优先审批,甚至一致性评价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时间和成本的支持,加快罕见病药物更快更低成本进入市场。

如今,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于罕见疾病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困难。让我们一起关爱全球3亿多罕见病群体,让他们能够有平等的获得诊断、治疗、健康、护理以及社会机会。

他们并不是那孤单的“分子”

而是被我们所有人支撑的“分子”

看见罕见让罕见病不罕见!

附《中国罕见病药物可及性报告()》,该报告由蔻德罕见病中心(原罕见病发展中心)和IQVIA艾昆纬中国联合发布。

▍文章综合整理生物探索、八点健闻、罕见病发展中心

往期推荐

因你珍稀,所以珍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dhz.com/hbyx/11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