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众所周知,葡萄膜炎是一类病因类型十分复杂的疾病,因此,如何明确诊断尤为重要。CCOS上,来自重庆医院的杨培增教授根据其自身30年的葡萄膜炎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他的葡萄膜炎诊治体会。他总结道,可用16字来归纳,更多精彩且听杨教授的精彩发言!
嘴上功夫嘴上功夫主要是体现在详细询问病史上。葡萄膜炎这类疾病,本身具有临床进展的规律,且常伴随全身性疾病发生,因此,详细了解全身性疾病与临床进展的规律对确定葡萄膜炎的类型非常重要。
01
根据病程、疾病复发问病史
频发葡萄膜炎
应问:口腔溃疡、皮肤病变、阴部溃疡
不应问:腰背痛、晨僵等
进行性加重眼红痛,视力下降、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
应问:结核病史、不洁性接触史、全身手术史
不应问:头痛、脱发白发、耳鸣听力下降
02
根据全身病变问病史
根据怀疑发生的全身性疾病,针对性地询问病史。
关节炎
腰骶部疼痛:AS
关节变形:AS、JIA
关节红肿无变型:Behcet病
脊柱关节炎:AS、银屑病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炎症性肠道疾病
口腔溃疡
频发(每年3次以上):Behcet病
偶发或无规律:反应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伴发葡萄膜炎、Crohn病伴发葡萄膜炎、梅毒性葡萄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葡萄膜炎
03
根据体征问病史
结节性红斑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首先想到Behcet病,并询问其他表现
结节性红斑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呼吸道疾病、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肾脏改变
应确定或排除: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结核性葡萄膜炎
用心记录杨教授随后谈到,详细询问病史后,更需要详细、用心记录所采集的信息。当记录病史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真实、客观记录——不能粘贴他人的结果
不要记流水账——反映专业、责任和智慧
保存好各种辅助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记录是科研、提升诊治水平的关键
杨培增教授团队目前已收集并完好地保存葡萄膜炎病历2万余份,通过记录、保存病历,收集标本,建立了全世界最大葡萄膜炎临床数据库和遗传资源库,发表了包括NatureGenetics等SCI论文篇,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省部级二等奖。正是得益于多年来一直谨守用心记录的原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细节入手在临床诊治中,细节反映着疾病的类型和诊断,在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中均需要把握好细节,是正确诊治的一大要点。问诊时,发病时间、病情、体征均需仔细询问,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点,检查时应认真仔细,对每一个特征都仔细甄别,以期做出正确诊断。
思维无误杨教授认为,学位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而思维则是王牌。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必备技能。一个人最终的成功,取决于激情、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杨教授强调,在医学学习道路上,要以系统、辨证、整体、唯美的思维综合思考问题。建立良好的系统思维,强调时间、空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从根本上寻找病因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辨证的思维,从多方面对疾病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进行诊治,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此外,唯美思维的建立也十分关键,通过最少的药物、最小的剂量、最简便的途径、最经济的成本、最小的痛苦、最优化的方案、最适宜的时间,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四种思维的融会贯通正是杨教授科研、临床道路上的制胜法宝。
小结杨教授总结到,嘴上功夫、用心记录、细节入手、思维无误,这短短16字概要,是他多年来通过临床总结的精髓要点。杨教授希望每一位年轻眼科医生、医学生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认真总结、深刻感悟、不断提升疾病的诊治水平!
延伸阅读
杨培增教授谈儿童葡萄膜炎
杨培增:葡萄膜炎研究三十载——收获人生三宝
COS·杨培增教授:白塞病的认识与诊治
杨培增教授谈与葡萄膜炎患者的沟通心得:关爱与沟通,赢得尊重
杨培增教授:感染性葡萄膜炎不要盲目进行大包围检查!
杨培增教授——VKH病:中国诊断标准
新版置顶方法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