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相关肝病二海南省中医院交流

产前危险因素:

1.有无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家族史;

2.有无感染性疾病:如肝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纯疱疹病毒,弓形虫病,淋病,梅毒,滴虫感染等;

3.有无慢性疾病:如结核病,糖尿病,哮喘,慢性肝病等;

4.有无服药史:如激素,某些抗生素,治疗精神疾病药物,抗癌药等;

5.有无职业危害:放射室工作,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等;

6.有无环境污染物包绕:如新装修的房子,工作环境,高温作业等。

举例:1.风疹病毒:病毒会通过胎盘引起胎宝宝感染,可导致宝宝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造成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病、耳聋及其他永久性发育畸形。如果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导致胎儿畸形发育的可能性很大,应终止妊娠。如果在妊娠中晚期感染,应在排除胎儿感染后才能继续妊娠。2.哮喘:对孕妇及胎儿均有影响,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早产、发育不良、生长迟缓、过期产和低体重儿等,严重的哮喘发作甚至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要避免接触有害刺激物和致敏物质,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孕前请呼吸科医生进行哮喘病情的评估,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3.孕前长期服药:一般说,停药后一月左右受孕,就不会影响下一代。当然不排除有些药物影响的时间要更长,所以要在准备怀孕前请医生指导,再确定怀孕时间。孕前检查很重要,若其中有一项或几项是肯定的,那么就要引起注意,咨询专业的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措施。

妊娠肝病概念:凡妊娠期出现黄疸或肝功能损害者,均可称为妊娠期肝病。包括妊娠期合并肝病和妊娠期特有肝病。

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和医疗布局,医疗水平的不平衡,妊娠合并肝病的求医问诊处于极为不便的境地。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无传染科或肝病专科,有传医院又缺乏妇产科和新生儿病区。

首先、诊断与鉴别诊断:

早期诊断很重要:对检查结果和资料进行分析;做出最终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确定保胎与否和分娩方案,这需要肝病科和妇产科共同会诊。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问题:

临床诊断(年版慢乙肝防治指南)

(一)慢性HBV携带者:

1.血清HBsAg、HBeAg、HBVDNA阳性者

2.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均显示血清ALT、AST在正常范围内

3.HBVDNA通常处于高水平

4.肝组织学检查无病变或病变轻微。

(二)HBeAg阳性的CHB者:

1.血清HBsAg、HBeAg、HBVDNA阳性者

2.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3.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三)HBeAg阴性的CHB者:

1.血清HBsAg、HBVDNA阳性、HBeAg阴性

2.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3.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四)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1.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

2.HBVDNA低于检测下线

3.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均显示血清ALT、AST在正常范围内

4.肝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活动指数评分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

(五)隐匿性CHB:

1.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HBVDNA阳性,并有CHB临床表现。

2.血清可有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但约有20%隐匿性CHB患者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

HBV母婴传播,即HBsAg阳性孕产妇将HBV传给子代。

鉴别诊断:是妊娠有关的肝病?还是妊娠期合并肝病?

妊娠有关的肝:妊娠胆汁淤积,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剧吐相关黄疸。通常由于正常妊娠,肝病可有一定的生理改变,妊娠出现明显并发症时,剧吐、先兆子痫、子痫等可引起肝损害。妊娠还可诱发某些特有肝病,如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急性脂肪肝等。

妊娠期合并肝病: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药物性肝炎,潜伏的慢性肝病的加重。肝病基础上的妊娠,原有的肝病增强孕妇消耗,易引起流产或早产,并致胎儿死亡,足月妊娠分娩时,更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大量出血不止。因此妊娠中晚期肝病易趋于重症,母婴病死率均高。

尽早明确诊断,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对暂时难以诊断的患者,必须严密的做好胎儿监测和产程观察,并按严格的程序进行评判,以期尽早明确诊断。

当无法立刻做出诊断或鉴别诊断时,则需时间、手术和活检等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下是两例经活检确诊的病人:一例是妊娠肝损的患者,产程中大出血——经剖腹探查和肝组织活检,确诊为肝血管瘤与宫颈粘连破裂所致;另一例是诊断为重症肝炎的妊娠患者——经剖宫产时的肝组织活检,确诊为淤胆型肝炎。

其次、ALT、BIT、白蛋白和PT的诊断意义。

ALT、AST指标:肝炎妊娠患者,非肝炎妊娠患者,两者诊断意义欠佳,单纯靠酶学检查来进行临床诊断或鉴别诊断很困难。

胆红素(BIT):肝炎妊娠患者(肝细胞性黄疸时):BIT往往较高,

非肝炎妊娠患者:除妊娠胆淤型的BIT会升高外,其余肝病不会升高

结论:肝炎与非肝炎妊娠患者,胆红素的高低有一定区别,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T:用于判断肝脏凝血功能情况及肝病的预后。于非妊娠期的肝炎相似,预示着肝细胞储备、合成功能明显下降,这些变化对生产的预后有极大影响。

将增高的BIT值与PT值结合参考,可对重型肝炎作出初步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这对于及时制定是否立即终止妊娠、以何种方式终止妊娠是有参考价值的。

白蛋白(ALB)

肝炎妊娠患者:ALB明显下降,非肝炎妊娠患者:ALB也可出现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一般小于5%,两者的统计结果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所以,对于白蛋白,须加强动态观察,并   

产后则酌情运用温补,活血,退黄之品,加强对肝脏及全身的支持与呵护。

西医方面:孕妇以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妊娠肝病患者,用甘草酸二铵或肝炎灵针降酶作为主要常规用药,但必须加强对母婴的随访和监测。新生儿预防:母亲HBsAg阴性:新生儿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或20ug仓鼠卵巢细胞。母亲HBsAg阳性:出生24h内(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HBIG,剂量应大于等于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疫苗后要进行随访,时间是第3针疫苗后1个月(7月龄)至12月龄,查看是否预防成功。

自然分娩:排除极个别重症病人,在对妊娠肝病患者临床症状和客观检查指标分析观察后,胎儿发育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自然分娩应该是最佳选择。

终止妊娠:合并妊娠胆淤症、急性脂肪肝、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的病人,随着病情发展,肝脏功能进一步损坏,出现凝血机制障碍,肝肾功能减退,全身情况较差,危及胎儿及母婴的生命的情况。

饮食:妊娠对肝脏的负担,随着孕周数的增加而加重,肝功能受损或加重的风险随之升高:胎儿的呼吸、排泄等依靠母体来完成;孕妇的热量需求骤然增大,蛋白、维生素和必须元素需求量增加;各种性激素的分泌有碍于肝脏对脂肪的运转和胆汁排泄;分娩时孕妇紧张,饥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糖原储备下降。所以要更加重视正确的食疗方法和平时的注意事项

最后、目前探讨的问题。(年版慢乙肝防治指南)

问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何时怀孕比较好?

如果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暂时无需治疗,是可以正常怀孕的,但需注意产前检查,并进行母婴阻断以预防孩子被感染。

如果有生育要求的CHB患者,有治疗的适应症,应尽量在孕前应用IFN或Nas治疗,以期在孕前6个月完成治疗,在治疗期间应采用可靠避孕措施。

问2:妊娠相关情况怎么处理?

对于妊娠期间CHB患者,ALT轻度升高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者,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

对于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怀孕患者,如应用干扰素治疗,建议终止妊娠;如应用口服Nas药物:若应用的是妊娠B级药物(LdT或TDF)或LAM,在充分沟通、权衡利弊的情况下,继续治疗;若应用的是ETV和ADV,在沟通和权衡利弊下,需要换用TDF或LdT继续治疗,可继续妊娠。

免疫耐受期妊娠患者血清HBVDNA,高载量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危险因素之一,新生儿标准乙肝疫苗预防及母亲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HBV母婴传播发生率。妊娠中后期如果HBVDNA载量2﹡10^6IU/ml,在沟通与知情同意基础上,可与妊娠24-28周开始给予TDF、LdT或LAM,建议产后1-3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

问3:男性抗病毒治疗的的生育问题?

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6各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Nas治疗的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Nas治疗对精子不良影响,可在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dhz.com/jbzs/173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