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罕见病的天价药费引发热议。许多探讨无不落到如何完善罕见病医保体系上,而这正是第二届罕见病合作交流会的重点议题——“罕见病医疗保障政策顶层设计”与“罕见病医疗保障多方支付模式”两个分论坛,汇聚多方经验,共商未来。
众多热议声音也许并未注意,国内许多省市,已出台了部分罕见病的医保政策。本届大会上,浙江、山西、佛山、上海、江苏等已开展探索的省市,均有嘉宾参会介绍罕见病保障机制与实践。(点击部分省市可了解相应政策及公益项目)
同时,各界专家还将探讨罕见病医保的国际经验、宏观分析,以及商业保险、民间慈善力量如何补充支付等议题,结合中国罕见病群体的生存状况调研分析,聚焦罕见病领域长期探讨的“多方支付”模式。来了解两个分论坛的议程与嘉宾吧——
论坛一:罕见病医疗保障政策顶层设计
时间:8月22日下午2:00-4:20
主持人:王奕鸥(病痛挑战基金会秘书长)
1
罕见病支付创新及风险共担
刘军帅(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副会长)
2
浙江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解读
谢俊明(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3
江苏罕见病长效保障机制探索
胡大洋(江苏省医疗保险协会会长)
4
山西罕见病用药多层次共付保障机制
张煜(山西省康健重特大疾病帮扶中心理事长)
5
结合中国罕见病患者生存状况调研看保障机制的现状及挑战
董咚(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研究助理教授)
6
圆桌讨论:探索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顶层设计的思考
刘军帅、谢俊明、胡大洋、张煜、董咚
论坛四:罕见病医疗保障多方共付模式
时间:8月23日上午9:30-11:50
主持人:马滔(病痛挑战基金会副秘书长)
1
罕见病地方多层次保障的探索及展望
金春林(上海卫生健康发展中心主任)
2
罕见病创新支付和多方共付国际经验
宣建伟(广东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
3
高值罕见病生存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
康琦(上海卫生健康发展中心研究员)
4
商保参与多方支付对于罕见病的借鉴
何文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5
佛山罕见病医疗救助及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实践分享
刘丽(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
6
圆桌讨论:民间力量参与罕见病多方保障的空间与挑战
金春林、宣建伟、康琦、何文炯、刘丽
论坛嘉宾
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
刘军帅
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副会长,青岛市社会保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药促会医药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健康保障分会常务理事。年起从事医保改革工作十五年,现作为独立学者继续从事医改及健康产业等研究。
谢俊明
医院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保险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委员。
胡大洋
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中国医保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江苏省医保中心主任。
张煜
山西省康健重特大疾病帮扶中心理事长,山西省医保医药服务协会执行会长,山西省医保医药服务协会执行会长,山西省医保专家委员会主任,山西省医疗援助帮扶专家委员会主任。
董咚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助理教授,自年起,开始专注于与罕见病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年,与中国罕见病联盟、医院和病痛挑战基金会合作,开展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罕见病患者、医生和患者组织三方的大型调研。
金春林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致力于卫生经济、卫生政策研究。
宣建伟
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24年来,宣建伟博士一直担任药物临床医疗、卫生政策管理及经济研究的研发管理、科研教学和政府决策顾问,对医疗卫生大数据整合和分析、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研究与市场准入战略策划的研究水平一直走在世界最前沿。
康琦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政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罕见病保障、卫生健康产业和规划研究等。
何文炯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余篇,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若干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民生保障领域的国家立法、中央或国务院文件、国家重大规划和重要政策制定。
刘丽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罕见医院项目负责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罕见医院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