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炎治疗
抗炎治疗是第一步,炎症的发生就好比关节里有火在烧,当务之急是先把火灭了,后面才能更好地保护关节。抗炎止痛药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和消肿作用,但对皮肤损害和关节破坏无效。因不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疗效反应不同,治疗选药和剂量应根据每个个体的实际来定。只有在一种抗炎止痛药足量使用1~2周无效后才更改为另一种,避免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炎止痛药物种类繁多,医院的用药品种和习惯可能有差别。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应规避基础疾病带来的风险,对于有胃肠道溃疡出血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正在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如波立维、阿司匹林、华法林等)等胃病风险增加的患者,尽量选用对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塞来昔布可以每天mg~mg,依托考昔每天60mg~mg。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所带来的风险:
①胃肠道风险,包括增加黏膜损伤、溃疡、出血等,这是抗炎止痛药物的共性,相对而言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风险较小;
②心血管风险,是所有这类药物的共性,用药后应严密观察。
③肾脏损害,也是所有抗炎止痛药物的共性,只能应用后严密观察;对于已有肾脏疾病则尽量在专科指导下应用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二、抗病治疗
这是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最为关键的一步,合理的抗病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和延缓关节的破坏。常用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孢素、雷公藤多苷片等,还包括一些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它们可以单用或者联用,具体应用取决于患者病情、医生对药物的掌握等因素。01甲氨蝶呤
这是最基本的药物,对皮肤损害和关节炎均有效,可作为首选药。可口服,静注或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口服常用剂量是每周4~8片。常见副作用是:①黏膜病变:口腔黏膜糜烂或溃疡;②消化道:恶心、呕吐或腹痛,消化道溃疡较少;③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可能;④肝损害:肝功能异常等。用药期间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如果副作用严重,需要停药调整其他药物。02来氟米特
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日10~20mg。副作用和甲氨蝶呤类似,主要是黏膜病变和消化道反应,另外有引起高血压风险,需监测血压;如果与甲氨蝶呤联用会增加肝损害风险,需做好监测。03环孢素
适用于重症银屑病治疗,对皮肤和关节均有效。主要副作用为多毛、牙龈增生、高血压等,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血压和肾功能。04雷公藤多苷片
具有抗炎止痛和免疫抑制双重功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性腺抑制,育龄期女性尽量避免,因为可以引起卵巢功能衰退引起闭经。其他黏膜病变、肝损害、消化道、血液等系统损害都比较小,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小结
长期用药既要维持病情稳定不复发,又要避免药物带来的不良影响,这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合理用药及调药,也需要患者提高认识、合理监测和有效的配合,方可达到完美结局。诊疗范围
1.各种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2.各种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肌炎、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白塞病、免疫相关不良妊娠和不孕不育等;3.各类血液病:贫血、血小板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4.各种局部痛症:颈肩腰腿痛、背痛等;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盈利为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湿血液病科医生出诊信息
作者:李文杰;编辑:张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