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RPN的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罕见病

年8月22日-23日,第二届罕见病合作交流会在京圆满举办,大会由病痛挑战基金会主办、中国罕见病联盟任指导单位,超过余家罕见病组织线上参会,线上观看大会总人次逾万,围绕主题“健康中国,一个都不能少”,汇聚患者组织、政府、医院、企业、媒体等多方力量,共同探讨罕见病问题的解决。

本届大会的部分分论坛,聚焦某类或某种罕见病,为患者提供最前沿的医疗指导。大会论坛“ATTR-PN的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邀请海内外研究这一疾病的医学专家等,为广大线上参会的病友详细介绍了这一疾病的诊疗现状与研究成果。论坛“ATTR-PN的诊疗与疾病管理”发言嘉宾,左至右:袁云、孟令超、NisithKumar

本场论坛由亚洲大洋洲肌肉病中心理事、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袁云教授主持,袁云教授和国际神经周围神经病协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神经病学组秘书孟令超,辉瑞生物制药集团TTR淀粉样变医学事务全球患者支持负责人NisithKumar,依次进行了主题分享。

ATTR-PN是指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成年期发病,会造成多系统受累,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并且会引起心脏、眼睛、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亚洲大洋洲肌肉病中心理事、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袁云教授,分享了《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诊治管理建议》,为患者全面介绍了这种疾病的最新诊治进展。

袁云教授指出,这种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后期一旦造成脏器损害比较严重,就没有办法恢复了;而鉴别诊断要特别注意排除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此前基因检测技术不普及,活检阳性率低,鉴别诊断困难;现在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让疾病的确诊更为容易。随后袁教授介绍了治疗建议,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疾病的自我管理、多学科诊疗等,并特别提醒要做好定期随访工作。

国际神经周围神经病协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神经病学组秘书孟令超,介绍了《ATTR-PN早期的诊断和管理》。他特别提到,为什么这个病突然得到很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dhz.com/xgyy/11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