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老伯气呼呼的跑到门诊办公室进行投诉,说医生告诉他:“堵住耳朵就能预防脑梗”,他回去后天天用两个棉花球堵住耳朵,结果邻居说他肯定被骗了,所以来投诉这个医生是骗子!门办的老师也蒙了,想着不可能啊,医生怎么说出这么荒唐的话,赶紧打电话给当日看诊的医生,结果终于搞清楚了,原来老伯有房颤,看诊医生说的是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左心耳封堵”,老伯当时也没多问,认为是堵住耳朵就行了,所以就回去堵耳朵了,才发生了这样啼笑皆非的事情。
好多动物是有耳朵的,包括人类。但是心脏也有耳朵?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心脏的小耳朵(下图红圈部分):
对这个小耳朵准确的描述就是:左心耳是沿左心房前侧壁向前下延伸的狭长、弯曲的盲端结构。
这个左心耳看着不起眼,其实是人小鬼大,有很重要的作用呢!比如调节左房压力和容量负荷,分泌心房钠尿肽ANP......(科普知识,省略若干读者看了的部分),所以是心脏的好朋友。
可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这货就变了。特别是发生心房颤动时,原本规律的心跳呈现出杂乱无章的跳动。
随后血液在心房中形成涡流(下图),易使血在左心耳内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导致血液淤积,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这血栓啊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奔跑至脑血管,咔嚓一下,塞住了脑血管,这就是脑栓塞,俗称中风。
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心脏科的拆弹专家会告诉你:别怕,让我们来处理!
对于心房颤动而言我们有几条线一剪断,就可以化解。1.可以通过药物、电复律以及射频消融来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从而减少形成血栓的几率;2.也可以服用抗凝药物,不让血栓形成。
但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仍有一部分患者不适合进行心脏复律甚至无法进行复律,同时也不能耐受抗凝药物治疗,这时候怎么办?
不用担心,我们还有一支特殊部队,拆弹专家2上场,不管什么线不线的,直接帮你把炸弹给拆了。有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约有90%的血栓形成于左心耳,直接拆了这颗定时炸弹免去了您一切的后顾之忧。
早期在外科开胸手术中为了预防心耳血栓往往会采取术中结扎的方式。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这些拆弹专家已经可以通过微创手段将左心耳进行封堵,避免血栓的形成从而达到快速有效的拆弹过程。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拆弹专家
韩文正
医院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职务: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工作组成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动脉粥样硬化学组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会委员、《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及《实用心电学》青年编委。
个人经历:主攻介入心脏病学。个人年均完成各类介入检查余例,年均主术各类介入治疗近余例。擅长各类复杂冠脉介入及急重症介入手术,擅长各类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曾获王宽诚基金资助赴美国Wakeforest大学学习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工作以来参编参译心血管著作数10本;参与发表SCI论著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著6篇;参与国家重点项目2项,主持卫生局课题1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延安西路本部)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