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呼籲:此是—正本清源,根本之道。
欲者—谷深可容物,故貪得而不易滿足為欲。
欲者—以心有所貪欲,故欲是情之所好。
欲—是期望、想要、愛好,
故佛說—欲為諸法本。
造作一切善業,
欲是推動力;
而成就一切惡業,
欲—更是少不了。
所以說—善用其心,存心製行耳。
禮記說—欲不可從。
易經云—君子以懲忿窒慾。
佛典更說—眾生所有苦,皆以欲為本。
此等苦口—雖不中聽,卻有大受用。
懇勸—留得青山在,非為柴燒;
敦請—愛惜精神—留他日擔當宇宙,
切莫—磋跎歲月—盡此身汙穢乾坤。
編序
老子說:人之所以有大患,正因有這個身體。而此身最大的過患,莫過於—淫欲一關。宋朝佛門高僧靈芝大師說:「節情禁慾,舉世所難;縱意為非,人之所欲。」故現今人人怕死而欲養生,卻不知至為傷生之事時時犯之,實為可歎!是父母不誡?老師不教?醫生不說?社會不匡?怪上述這些人嗎?實無從怪起—因父母、老師等父母亦未教;而醫生少學無知,尚以「手婬洩精為正常生理行為」而宣導之,據筆者所接觸之青年學子,乃至已為人父者,皆直接、間接受害於此殺人不見血之邪言惡論;而社會教育不彰,致使現代一切男女,不論老少,受色情媒體之害,而皆近淪為人獸不分之地步,實令人扼腕嘆息!
古人云:「無病之身,不知其樂也;病生始知無病之樂。」(是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又云:「病者,所由適於死之路也;欲者,所由適於病之路也;近聲色者,所由適於欲之路也。塞此三路,惟在節慾。」古來有識之賢士或發於言論,或者於醫書,咸以此為要。怎奈今大小醫院林立,且健保局負擔沉重呢?又於經濟最蕭條之際,失業人口驟增,致許多家庭破碎,學童繳不起學費、營養午餐費,連慈善機構也收不到足夠的善款……;反而據報導統計,每年有數億之台幣;國人消費於國外前來淘金及國內之妓女等花柳場所中,此乃諷刺至極之事實。更甚者,莫過於由淫欲而造殺業—墮胎(可參見《敬悼已被殘蝕的理性》一書,每年有四、五十萬條生命被墮殺)。須知,世、出世間的因果,報應至慘者,莫過殺業,而損福德最快的,莫過邪淫。縱慾無度,已傷身至重,(即福德日消之顯相,至於隱微之禍果,待福報一盡,乃至臨終即可見之。切不要以其害未降於我身,便以為是妄說。)偏又以「墮胎就是避孕」的無知概念來淹沒自己的良知。由一身、一家乃至社會國家,即可由微觀進而全觀了知目下人心惶惶不安(據知憂鬱、躁鬱等精神官能症,是下一世紀之三大疾病殺手之二:而不要忘了—愛滋病現仍是不治之症)、治安亂相(財色—兩為自、他殺之根本)天災人禍頻仍等之端倪。
今有前賢丁福保居士(-,江蘇無錫人,字仲祐,號疇隱居士。幼通經史,長而中西兼貫,長於算術、醫學、詞章等,通日文。卅六歲赴日考察醫學,後於上海行醫並創辦醫學書局。年逾四十始向佛。)編纂《節欲主義》一書,詳明婚前、婚後,手婬及男女、夫婦縱欲之禍患;前有台中蓮社另節錄《印光大師文鈔》增補印行,今重新打字排版,標以新式標點,並更多增警文,以期人各悉知忌諱,不致於因無知而罹廢疾,乃至誤斷寶貴性命。印光大師雲:「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由色欲死,可不哀哉!」此重新整理編印流通之本懷也。
敬祈人各愛己身、世之愛兒女者,及深愍『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為同胞作幸福防禍患者,能捨無情之錢財,行仁慈之義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發心印送,展轉流通,(諸如《壽康寶鑑》、《保命延壽法》、《敬悼已被殘蝕的理性》等諸誡勸善書,皆應如是廣為流通。)俾人人身心清寧,社會祥和安康,是所至禱
歲次癸未九十二年十二月廿四日守拙敬序於恆畜德齋简体◎郑重呼吁:此是—正本清源,根本之道。
欲者—谷深可容物,故贪得而不易满足为欲。
欲者—以心有所贪欲,故欲是情之所好。
欲—是期望、想要、爱好,
故佛说—欲为诸法本。
造作一切善业,欲是推动力;
而成就一切恶业,
欲—更是少不了。
所以说—善用其心,存心制行耳。
礼记说—欲不可从。
易经云—君子以惩忿窒欲。
佛典更说—众生所有苦,皆以欲为本。
此等苦口—虽不中听,却有大受用。
恳劝—留得青山在,非为柴烧;
敦请—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切莫—磋跎岁月—尽此身污秽乾坤。
编序
老子说:人之所以有大患,正因有这个身体。而此身最大的过患,莫过于—淫欲一关。宋朝佛门高僧灵芝大师说:“节情禁欲,举世所难;纵意为非,人之所欲。”故现今人人怕死而欲养生,却不知至为伤生之事时时犯之,实为可叹!是父母不诫?老师不教?医生不说?社会不匡?怪上述这些人吗?实无从怪起—因父母、老师等父母亦未教;而医生少学无知,尚以“手婬泄精为正常生理行为”而宣导之,据笔者所接触之青年学子,乃至已为人父者,皆直接、间接受害于此杀人不见血之邪言恶论;而社会教育不彰,致使现代一切男女,不论老少,受色情媒体之害,而皆近沦为人兽不分之地步,实令人扼腕叹息!
古人云:“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是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又云:“病者,所由适于死之路也;欲者,所由适于病之路也;近声色者,所由适于欲之路也。塞此三路,惟在节欲。”古来有识之贤士或发于言论,或者于医书,咸以此为要。医院林立,且健保局负担沉重呢?又于经济最萧条之际,失业人口骤增,致许多家庭破碎,学童缴不起学费、营养午餐费,连慈善机构也收不到足够的善款……;反而据报导统计,每年有数亿之台币;国人消费于国外前来淘金及国内之妓女等花柳场所中,此乃讽刺至极之事实。更甚者,莫过于由淫欲而造杀业—堕胎(可参见《敬悼已被残蚀的理性》一书,每年有四、五十万条生命被堕杀)。须知,世、出世间的因果,报应至惨者,莫过杀业,而损福德最快的,莫过邪淫。纵欲无度,已伤身至重,(即福德日消之显相,至于隐微之祸果,待福报一尽,乃至临终即可见之。切不要以其害未降于我身,便以为是妄说。)偏又以“堕胎就是避孕”的无知概念来淹没自己的良知。由一身、一家乃至社会国家,即可由微观进而全观了知目下人心惶惶不安(据知忧郁、躁郁等精神官能症,是下一世纪之三大疾病杀手之二:而不要忘了—爱滋病现仍是不治之症)、治安乱相(财色—两为自、他杀之根本)天灾人祸频仍等之端倪。
今有前贤丁福保居士(-,江苏无锡人,字仲祐,号畴隐居士。幼通经史,长而中西兼贯,长于算术、医学、词章等,通日文。卅六岁赴日考察医学,后于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年逾四十始向佛。)编纂《节欲主义》一书,详明婚前、婚后,手婬及男女、夫妇纵欲之祸患;前有台中莲社另节录《印光大师文钞》增补印行,今重新打字排版,标以新式标点,并更多增警文,以期人各悉知忌讳,不致于因无知而罹废疾,乃至误断宝贵性命。印光大师云:“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由色欲死,可不哀哉!”此重新整理编印流通之本怀也。
敬祈人各爱己身、世之爱儿女者,及深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为同胞作幸福防祸患者,能舍无情之钱财,行仁慈之义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发心印送,展转流通,(诸如《寿康宝鉴》、《保命延寿法》、《敬悼已被残蚀的理性》等诸诫劝善书,皆应如是广为流通。)俾人人身心清宁,社会祥和安康,是所至祷。
岁次癸未九十二年十二月廿四日守拙敬序于恒畜德斋
往期回顾
听师父说
带有欲望的爱是假的
听师父说
好色坏德是一种病
净空法师:爱欲是包了糖衣的毒药
净空法师:有欲望,就有把柄在魔的手里
欲海回狂
法戒录?总劝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有官君子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少年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不和其室者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求嗣者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求寿者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遇难者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商农工贾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亲狎妓童者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悔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犯根本重罪者
欲海回狂
卷一?法戒录?劝发心出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