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书,是董有本几十年搜集得来的,本应在无数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珍宝,因为历史原因被变卖、丢弃。这些书稿,有的字迹隽永,相当讲究;有的字旁有注解,似乎可以感受那个读医书人的心境;有的密密麻麻,充满玄机,让人不忍弃手。
这些书,散发着自然而然的温暖,其中最早的古本,可以追溯到明代。这些古书,董有本全部琢磨过,是他学习、研究中医 的路径,也是他的强大资本与后盾。
这些罕见的中医古本、孤本、偏方、秘方,改变了董有本的一生,用董有本的话说,这些古书“价值连城”,已经没法用金钱衡量。他们的价值之大,因为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他们价值之大,因为蕴藏了老祖宗的超凡智慧。在字里行间,永远深藏着关于中医的解码,自然的神秘,生命的真谛!
有缘人和有心人方能破解。
——摘自《中医人沙龙》( 辑)
以泻为补,通养全身
1.生死边缘遭遇秘方
田原:这些年搜集了多少秘方的书?
董有本:不多,将近一百本。最远呢,是明代的医书。不过这些可能都是孤本了,很难再找到了。我现在不管逛书摊还是书店,只要看见偏方或者秘方两个字的书都要停下研究一番,可惜,都不是真正的东西了。田原:和学院派的专家不同,民间的医者有各自不同的入门之道,而对于你来说,秘方是开启中医智慧的法门。
董有本:对。因为什么呢?我30来岁的时候得了胰腺癌,早前我们家好些人,不到60岁就都走了。我爷爷不到60岁走了,我都没有见过他,我叔叔59岁,查出胃癌,我父亲也是50来岁就死了,他当时得的痨病,相当于现在的结核病。等于这个家族没有长寿之人啊。癌症不传染,但是它遗传。
田原:后来发现自己也得了胰腺癌……
董有本:三十几岁的时候,眼看着就要延续家族的命运。那时候呢,就是吃饭吃不了,吃了就要吐,吃一点儿都难受。喝点儿粥都要熬得跟稀水一样,才能喝一点儿,然后腹部有明显的硬块儿,到医院一查,确诊是胰腺癌。
田原:那时候学中医了吗?
董有本:没学中医,那时候我是个赤脚医生,就是给病人打个针,看个小病什么的。当时我得了这个病,看了好多医生都治不了,连日本药我都吃过,都没有用。治到 ,根本不见好转,大夫实在没办法了,说你回家吧。
后来我这个秘方是怎么来的呢?是一个老头儿告诉我的,那时候不是搞西医嘛,就经常给他看个感冒之类的小病,打个针什么的。我们来往还挺好,我也实在人。他看我生病了这么痛苦,就说,我给你一个 的秘方,你吃了以后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了。
田原:他有 秘方,为什么还要找你这个西医治病?
董有本:他不懂医,就是个老师,家里有个 的方子。我说什么秘方?他说专门治拉肚子和胃病的。他们家不只这一个秘方,他还有一个什么呢,过去被土匪打枪打到腿上,就在中子弹的地方贴自制的膏药,就能把子弹给拔出来,可惜这个方子失传了。那时候我对他也挺好,有时候还给他送饭,相处时间长了,就有感情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把方子给我。
田原:他知道你得的什么病吗?
董有本:不知道,他就知道这个药能治胃疼、拉肚子。胰腺癌呢,本身就有个腹泻的症状,有的人是长期地慢性腹泻,他不在意,结果时间一长,严重了,到医院一看,胰腺癌。
田原:结果这个秘方救了你的命。
董有本:对,而且见效很快。
田原:能说说这个秘方都有什么药吗?
董有本:有人参,黄连,半枝莲,蝎子尾等几味中药,不能全说出来,嘿嘿。
田原:药吃了以后什么反应呢?
董有本:拉得更厉害了。他给我药的时候就跟我说过,说你吃这个药要遭点儿罪。结果回家配好药,刚吃上 付,肚子就疼得要命,就像有股力量把什么东西都给撵到肚子这儿了,能听到那个肠子的鸣叫声,接着过了几个小时就跑厕所大便,先是成形的,后来就是水了,便出一大堆东西,白的、黑的,那天晚上就跑了20多趟厕所。当时我心想,哪儿来这么多东西?但也奇怪,便完之后也没有虚脱的感觉,反而还感觉身上特轻松。吃到第10天的时候,我一按那个肚子上的肿块软了、小了,原来特别大,刚硬。药吃了一个月,就能吃馒头了,之后就接着吃,吃一次好一次,吃到第三、第四个月,越来越好,脸色也有人样了。我家没人活到60岁的,但是我今年69岁了,死不了了。
田原:到医院检查了吗?
董有本:检查了,肿瘤消失了,吃饭什么的也跟正常人一样了。从这以后,我就发誓要学中医,要不然我今天不会完全放弃了西医那一套,做中医。也就对秘方上瘾了。
从我自己的这个事上,以后我就对秘方特感兴趣,到处去找这样的书,找到好的毫不犹豫就买回来,不管多少钱都买。我现在治病的这十几个方子,就有当初那个老头儿的秘方,还有我研究的其他秘方,综合而成的。
田原:这些书里这么多方子,你用什么来判断秘方的真伪和疗效呢?董有本:说实话,我不是中医科班出身的人,说我有多么深的理论基础那是假话,但是,怎样判断秘方的真伪,我有自己的感觉,首先我会确定我想治疗哪类疾病,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那些方子,比如我现在用来治疗癌症的方子,就是这么摸索出来的。
田原:我听说你经常拿自己做人体实验,还把自己试晕过去了。
董有本:我的方子都得我先吃,先做安全和毒理实验,不然给别人吃坏了怎么办?晕过去那次,是后来我研究治疗肺癌的药,那时候我的药已经研究出来了几种,能治很多病了,就是治不了肺癌,我就研究它。后来我认为要治肺癌就得先止疼,就又改方子。结果有一次试药的时候就晕过去了,我本来准备好解药的,也没来得及吃。后来是我儿子把解药给我吃上,才缓过来了。不只我吃,我给我们家猪、狗、鸡都吃。
田原:这也是动物实验啊。(笑)它们吃了什么感觉?
董有本:也是拉肚子,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便完就又蹦蹦跳跳,没事儿。我的病人里,最小的癌症病人才六个月大,也是用这个办法给他治,吃完半个小时以后,孩子就开始拉肚子,然后就在他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田原:记得采访中医名家聂惠民教授的时候,她含着眼泪说:没有张仲景就没有她今天的事业,她这一辈子都守着张仲景的《伤寒论》;山西王氏女科则把《傅青主女科》奉若神明。这是因为他们体会并理解了这些经典,所以深爱着,这份情感难以言说。应该说,除去殿堂之上的经典,闪烁在民间的瑰宝也需要有人发掘,所以你对民间秘方的执著也同样值得尊重。
董有本:谢谢你的理解。可惜现在很难找到真正有效的偏方、秘方了,失传的太多了。而且有一点,不管是什么方子,辨证很重要,说心里话,虽然古书里有很多精彩的方子,我也研究了这么多的古方、秘方,我发现同样的方子,在过去给同样的病人吃,十天见效,现在就得二十天。为什么?因为现在人的体质不一样了,比如明代用着很好的方子,用来治现代人的病,就不可能把原方拿过来就用。
2.身体机器的耗损,造成体内积压“库存”
田原:咱们刚才说到当年那个老人给你的秘方,其中有人参,黄连,半枝莲,蝎子尾等中药,你理解这个秘方的大法是什么?
董有本:如果用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角度来说,就是以排毒为主。
田原:这个毒是什么?是排除肠道中的毒素和宿便吗?
董有本:在中医看就没有这么简单。我呢,理解的很简单,李可老先生说过现代人阳虚之人十有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一方面我赞成这个观点,另一方面呢,我就要思考了,是什么造成了这个阳虚?饮食起居的寒湿自然是罪魁祸首。但是这些东西如何清理出去?这就是各医家有各医家的高招了。李可扶阳,很好,也有人善补脾胃,也没错。我呢,就用下法。这就是这个秘方的医理。为什么还有人参呢?就是攻下不能不补正气。为什么很多人吃了这个药,没有虚弱的感觉,反而气色好了,症状消失了?有一个在北京媒体工作的陈先生,这个人不到五十岁,家里生活条件非常好,喜欢各种美食,没有肉不吃饭,人也不是很胖,但是,在我看来就有些脸色偏浮白,口腔溃疡一年多了,西医诊断为白塞氏综合症,看了中医,西医,都没有明显的好转,我只给他开了七天的量,他排出了大量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话说:白天做人,晚上做鬼。因为他白天要上班,晚上才能吃这个药,拉肚也在夜里,他自己感觉很遭罪,但是这个病就好了。
田原:《四圣心源》谈阴阳篇,有这样一段话:“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
这本书成书在乾隆年间,这个补阴的“时间”可是不短了。
董有本:究其根源,我觉得现代人体内多有寒邪,湿邪。尤其现代人善于补营养,问题是,补进去了,有没有化作气血呢?多数没有。那么在体内就形成了瘀滞。比如,很多小孩都是嘴壮以后引起感冒发烧。就是因为孩子脾胃虚弱,没有把食物化生气血,导致食积,然后发热。这个角度虽然很小,但是可以以小推大。
田原:谈到这儿,我倒想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吃的话题。细想一想,大家真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搞吃的东西,美食文化、美食节,什么都可以吃,什么都是补。关于吃的场所到处都是,就连洗澡的地方都几乎是以吃为主了。老祖宗讲饱腹不可洗澡的古训也遗忘了。因为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人,亲朋好友见面 句话就是:吃了吗?可是,进来的东西,消化了多少?出去了多少?医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