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疑难危重病的救治
医院的孙青教授首先为我们带来了“重度银屑病的治疗”讲题。重度银屑病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常见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为银屑病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变化,孙青教授通过解读国外指南,既总结了传统疗法,又介绍了生物制剂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尤其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无私分享了自己宝贵的临床经验,带给大家可操作的治疗方案。医院皮肤科主任鲁严教授带来的了“重症药疹的救治”讲题。重症药疹是皮肤科最为凶险的危重症之一,鲁严教授总结为“判断准、检查全、处理稳、多交代”,纠正了概念误区,强调了全身系统损害的诊断与处理,规范了护理细则及系统用药,为大家成功救治重症药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医院皮肤科施为教授讲授了“一组快速进展的皮肤溃疡”一题。由一组触目惊心的皮肤溃疡入手,介绍了坏疽性脓皮病的诊疗,本病没有特异性的指标,诊断相对困难,施为教授丰厚的学识及临床经验,详细讲述了本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体现了施教授对该病的综合判断能力及精准的把握。上海交通大医院的潘萌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静脉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静丙适应多种皮肤科重症疾病,临床应用广泛,但对静丙的不良反应防范、序贯疗法等方面经验不足,潘萌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应用经验,详细讲解了静脉丙种球蛋白的作用机制、临床适应症、不良反应及风险防范,为大家解决了很多疑惑。医院郭淑兰教授介绍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皮肤科日益增多、病因复杂、治疗相对困难的皮肤病,郭教授详细讲解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及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诊断、鉴别及治疗经验,提示我们面对“皮炎湿疹”表现的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全面检查,明确诊断。第二部分: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手段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冯素英教授带来了讲座:“秋水仙碱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秋水仙碱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对于多种皮肤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包括白塞病、嗜中性皮病、自身免疫性疱病,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等等。冯教授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皮肤科适应症、不良反应、中毒反应及临床注意事项,为临床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医院张春敏主任“慢性角化肥厚性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讲题,主要分享了慢性肥厚性皮炎湿疹、皮肤淀粉样变等顽固性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通过资料完整的案例,展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角化肥厚性皮肤病的优势和高效,使顽固性皮肤病不再成为难题。第三部分: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
医院的涂平教授的“超光子在面部色素及年轻化的应用”讲题,介绍了光子技术在雀斑、老年斑、咖啡斑、黄褐斑、面部年轻化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M22超光子平台对色斑、血管、肤质的作用。特别是长期治疗的病例,为评价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医院张春红教授分享了“果酸活肤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痤疮作为最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之一。张春红教授具体介绍了化学活肤治疗的分类、临床疗效及联合应用方案,为临床应用果酸活肤治疗痤疮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指导。第四部分:新技术新进展
山东第一医院的辛琳琳主任系统讲解了常见色素性疾病的皮肤镜诊断与鉴别诊断。辛琳琳教授在皮肤病的影像诊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次讲座系统的介绍了色素性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及诊断思路,尤其着重于黑素细胞肿瘤及白癜风的皮肤镜模式,并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分享了皮肤镜在黑素细胞肿瘤及白癜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魏国教授的“臭氧水疗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一题,详细讲解了臭氧水疗的作用机制、临床适应症、不良反应等,并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分享了臭氧水疗在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第五部分:如何成为优秀的医教研综合型人才
华中医院的陶娟教授,结合自己的医教研成长过程及新冠疫情下取得的骄人的科研成绩及对防疫的贡献,探讨了如何成为优秀的医、教、研综合型人才,展示了医疗、科研、教学相辅相成的良性过程。陶娟教授的讲座令人深思,优秀的皮肤科医师,不仅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好医生,还要成为乐于传道授业解惑中的好老师,同样需要培养科研的灵感,要善于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回答临床的问题。本次会议在医院协会及山东老年医学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授课专家及会议主持的辛苦努力下、在基源信息及企业朋友的合作支持下获得圆满结束,得到省内外同道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大家都表示收获满满。作者:医院皮肤科李灵犀张春敏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