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和大家分享学习心得,还是刚上完第二章《不会》。那个时候我还说:很羡慕那些能每天打坐参禅2-3个小时的人。可大半年过去了,我现在依然没能坐这么久,但是这个《看心》课程的第三章却是已经上了一大半了。所以,在准备这个学习心得的时候,我是真觉得惭愧无比,实在是离“精进努力”差太远了。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来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对于第三章《黑漆桶》的理解,分享一下心得体会,大家帮我看看这个佛是不是还在心中。
我记得一月份的时候,妙寂师父在每周的学习会上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学习《禅宗看心》以来,最受用的“禅观”理论是什么?我看到有师兄提到“逆、破、转”,有师兄说是“薪火喻”和“两大车轨”,当然也有师兄提到“五心说”等等。总之,我发现很多理论都是出自第三章《黑漆桶》的。确实,这个第三章不仅仅在难度上要比之前学习的章节高了不少,而且在理论基础上也是亮点不断,有的甚至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很多年的错误观念和理解,尤其是在“禅病”这一方面,我印象十分深刻。
受用的禅观理论
我记得好像是年底还是年,惠空法师来上海给我们讲经说法。期间有很多修行的人前来参拜,问了很多关于参禅打坐时身体不适的问题,不是胳膊疼,就是胸痛。那个时候我心里面就奇怪,想这些人怎么不问法,医院专家门诊,把惠空法师当郎中了。那个时候我怕说错话,也不敢多问,直到这个《禅宗看心》上到第三章第八节“禅病”时,我才茅塞顿开,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参禅打坐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的。有「色身」方面的,也有「心性」方面的。就像惠空法师之前经常说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然后像我这样上课从来没疑问的,基本上就很难开悟了。那么这个禅病同样也是有浅深的,初坐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散乱、昏沉。到了浅定时,则有可能出现奇妙禅境,或者禅寂轻安。到了深定时,则会出现动涉根尘,住定取空等等病症。除了过往的业障、宿疾、懈怠等因素,法门方法不对,缺乏名师指导等等也会引起各类病症。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不同的病,也有相应的药来治。而这药方就在我们这本《禅宗看心》的书里。当然,我们在用药时不能太猛,过了头就落入另一边。如果太轻则又起不到作用。所以,这个禅修其实讲究中道,要求「心寂平衡」、「能所和合」才行。在没有上《禅宗看心》以前,我一直对打坐修行有误解,以为修行就是盘腿坐在那里,所以半年前我以久坐不下为荣,觉得这个就是本事。当然能坐几个小时也确实有一定功夫,只不过如果只是枯坐,脑袋里思绪万千,心不能静下来,坐多久都没用。说自己是维摩默然或者楞严大定已经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所以,在上了第三章后,我才渐渐明白:修行不是「休养生息」,修行也不是「放空一切」。修行是实实在在的用功,得一直提、追、入,得奋力向前才行。
我非常喜欢《禅宗看心》,非常喜欢惠空法师的这套理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读书二十多年,三个硕士,但却从来没碰到过一本书会告诉读者某一个理论,或者某种方法背后可能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打个比方,我读金融的,老师教我们怎么用各种金融工具赚钱,但是老师从来没说玩金融和赌博一样也会输钱,我们玩得只是概率、只是博弈、只是心跳。所以,在佛看来我们这些凡人,尊崇世间法的都病的不轻。药不能停,得治!而治病靠什么呢?得靠出世间法,得靠像惠空法师这样的大德来引导我们,当然也得靠我们自己不断的精进努力。
第三章《黑漆桶》从第十节开始,会讲到打破漆桶、大地平沉、光影消尽、大光明藏。所以,我也恭祝各位同修早日明心见性,证得无上菩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