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教育论文期刊lt论文投稿gt

中高职称论文发表,提供国家级、省级论文发表。北大核心、科技核心论文发表,SCI发表。涵盖学科广,知网、万方、维普、龙源四大检索收录。包录用包出刊,诚信第一,欢迎咨询!

创文医学

专注学术论文领域,学术与语言并重,深层次解决根本问题。诚信快捷,技术领先,服务领先。

目的初步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治疗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抗TNFα单抗治疗的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抗TNFα单抗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前后糖皮质激素剂量、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6例血管白塞病患者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35.8±13.7)岁,病程(10.5±5.8)年。白塞病起病至出现血管病变(7.5±5.3)年,16例患者中动脉系统受累12例,表现为动脉瘤(9例)、动脉扩张(6例)、动脉狭窄(2例)和动脉闭塞(2例);静脉血栓7例,受累部位包括下肢静脉(6例)、下腔静脉(2例)和颅内静脉窦(2例);动静脉系统均有受累者2例。应用抗TNFα单抗前,16例患者经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40(7.5~90)mg/d联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中位治疗4(0~)个月后疗效不佳。联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3~5mg/kg或阿达木单抗40mg/次,平均疗程(17.1±6.5)个月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治疗后,泼尼松剂量[5(0~12.5)mg/d比40(7.5~90)mg/d,Plt;0.01]、ESR[(7.3±4.6)mm/1h比(33.5±26.7)mm/1h,Plt;0.01]、超敏CRP[1.9(0.2~11.4)mg/L比24.3(0.4~.9)mg/L,Plt;0.0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应用阿达木单抗联合传统治疗12个月后出现肺部感染,停用阿达木单抗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例首次应用英夫利西单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之后换用阿达木单抗后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对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应用抗TNFα单抗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有效且耐受性好,有利于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术后并发症。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CVD)一级预防方面评述的结论及建议:(1)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对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可能没有影响,或者最多有轻微降低,但出血风险增加;(2)是否推荐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决策应根据个体临床判断,包括对CVD绝对危险度降低幅度和大出血绝对危险度增加幅度进行评估,兼顾肠癌的风险评估和预期寿命;(3)除了药物治疗,也要强调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例如戒烟、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是CVD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源头。

近期由于多项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再次引起争议。本文根据最新国际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的荟萃分析,强调在具有多重危险因素,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并且能有效预防出血副作用的人群,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总获益大于风险。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未合并心血管疾病但心血管事件危险水平明显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是否应该使用阿司匹林,是临床医生广泛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现有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疾病(CVD)一级预防作用存在争议,既往临床试验及汇总分析提示其获益大于风险。然而随着人群CVD预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阿司匹林的获益-风险比趋于缩小,最近发表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结果再次引发各界热烈讨论。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解读这三项研究,以及对比我国和美国的CVD流行趋势及预防现状,认为阿司匹林仍可用于我国人群CVD一级预防,并就如何适当应用阿司匹林提出了若干建议。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随着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胺碘酮的临床地位在不断变化。临床实践中也有诸多不规范应用的情况。本专家建议从适应证、药理学与临床、使用剂量、随访和副作用等方面介绍了胺碘酮,重在规范应用。同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表达了专家组的观点。

扫码咨询论文发表核心普刊sci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dhz.com/jbby/12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