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InternationalOsteoporosisFoundation,IOF)举办了首次主题聚焦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科普及义诊的系列活动,并将该日命名为“骨质疏松觉醒日”。随后,世界卫生组织于年正式确立了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旨在提高全球对骨质疏松症和代谢性骨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自年以来,世界骨质疏松日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是“强健骨骼,远离骨折”。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根据病因主要分为三型: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生生理性退行性改变而造成,即骨骼的“衰老”。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很多,临床上以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药物所致者多见。③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和成人,多伴有遗传型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发病率与日剧增。年,我国开展了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妇女问题尤为重要;40-4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0%。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亦称脆性骨折(fragilityfracture)。全球每3秒钟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远期后果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尤其是髋部骨折,5年内的死亡率能达到20%,50%的人从此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警惕早期症状腰背部和腰骶部疼痛: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位后伸或久坐站立时疼痛加重,弯腰洗漱刷牙、咳嗽、打喷嚏和大便用力时加重;
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若椎体骨折较重,形成后凸畸形,压迫脊髓和马尾神经,可出现肋间神经痛、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极少数患者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身材变矮:驼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由于脊柱形状改变,压迫肺组织,影响肺功能)。
两大基础治疗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mg(元素钙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mg。
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mg~mg。
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单位(5μg)/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IU(10~20μg)/d。
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1IU(目前国内销售的钙剂和维生素D复合制剂中维生素D含量普遍偏少)。
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为30ng/ml(75nmol/L)以上,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
哪些习惯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经常不规律睡眠,如长期加班熬夜、开夜车,长期饮用咖啡、碳酸饮料及吸烟、饮酒、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影响钙质吸收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造成骨质疏松症。据一份调查表明,每周饮酒超过27杯的男性和14杯的女性,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比不饮酒者或只饮少量酒的人要高得多。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生活方式应注意什么?首先应保证膳食平衡,平衡的膳食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基础,并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利用。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使其达到推荐的膳食参考摄入水平,并使膳食中的钙、磷的比例维持在适宜的水平,理论上食物中的钙、磷比例保持在2∶1~1∶1时,食物中的钙吸收最充分。奶类及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建议至少保证ml以上的牛奶。维生素D除了膳食来源外,机体还可自身合成。此外,蔬菜水果中富含钾、镁、铜、锌、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有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素,对骨质疏松也具有预防作用。对于绝经期妇女,每日还可吃些豆制品,大豆类食物不但含钙丰富,而且含有大豆异黄酮等有利于钙质吸收利用的活性物质,且不含胆固醇,可在控制脂肪摄入的同时获得充足的钙质。平时避免高脂饮食,因为食物中的脂肪可与钙结合而影响钙吸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如何锻炼?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卧床可减少骨折的疼痛,但是长期卧床会导致快速的骨丢失,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适量的锻炼能够减少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骨骼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维持和提高骨密度、延缓骨量丢失、减少再发骨折。
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增强维生素D的吸收与合成,有利于肠道内钙的吸收与利用,促进骨转换平衡。发生骨质疏松的人群应避免激烈的运动,量力而为。步行、慢跑等负重运动有助于保持强壮的骨骼,打太极拳、跳舞、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灵活性,提高预防跌倒的平衡能力。
目前,骨质疏松症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由于骨质疏松症常常没有示警信号,容易被忽视,加上很多人群认识不足和诊断条件所限,导致我国呈现出认知不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依从性低等现状,大部分患者未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远期后果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部分骨质疏松性骨折5年内的死亡率能达到20%,超过一半的骨质疏松患者从此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希望世界骨质疏松日可以增加广大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重视慢性腰背痛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从而使得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恰当诊治。
强健骨骼远离骨折重视骨质疏松症从今天做起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想了解更多关于骨质疏松的相关治疗,可点击孟庆良主任“坚持服用钙片,还会骨质疏松?你必须知道这几点!”了解更多信息。
医院风湿病科介绍
医院风湿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风湿病研究所所在地。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病。科室设有风湿病门诊和痛风门诊,治疗设备先进,拥有磁疗仪、电子脉冲治疗仪、中频、低频脉冲治疗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全自动蜡疗机、骨伤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臭氧治疗仪等20余台治疗设备,治疗手段丰富,疗效突出。
诊治范围: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高尿酸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白塞氏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各类血管炎、不明原因的发热、颈肩腰腿疼痛疾病等余种风湿疾病。
治疗特色:辨证运用中药为主,结合针灸、推拿、牵引、膏药、热敷、督灸、艾灸、熏蒸(全身熏、四肢熏)、中药足浴、穴位贴敷、中药塌渍包、中药硬膏热贴敷、耳穴压豆、拔罐治疗、刮痧疗法、刺络放血、电子脉冲治疗、中频、低频脉冲治疗、超短波、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干扰波、偏振光、蜡疗、骨伤治疗(磁疗、电疗)、红外线治疗、穴位注射、小针刀、骶管注射、臭氧治疗、埋针疗法、神经阻滞治疗、药物滑膜切除术等特色治疗。
慢病管理:成立慢病管理小组,派专人负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以及合理、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专人随访,定期组织病友会讲座,普及科普知识,现已初具规模,有相当多的慢病患者逐渐增强了复诊意识,定期复查,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优势病种:
1.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类风湿基于“虚、邪、瘀”理论指导,以“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为原则,着眼于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另总结出科室特色疗法—类风湿的三联序贯疗法。即以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为基础,通过电致孔透皮给药、局部肌肉注射、口服三种给药途径。科室引进电子脉冲治疗仪,将药物透皮吸收,引起经络效应而产生的治疗效果。同时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腧穴理论与药物治疗原理发展为局部注射疗法,从而达到系统、全面、有效治疗类风湿的目的。
2.强直性脊柱炎:秉承“强筋健骨、益肾壮督”的原则,传承国医大师朱良春、王为兰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形成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强脊炎采用分期辩证治疗,抓住早期治疗,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症状。立法用药方面,早期以清热解毒除湿方为原则,中期应用养阴清热汤,后期应用温阳解毒、佐以蠲痹之温阳解毒汤,晚期采用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强筋健骨之益肾通督汤,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痛风:专门成立痛风门诊,采取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方法治疗痛风,形成一套完整的痛风患者健康康复管理方案。科室制定了详细的痛风饮食指导宣传手册和科学的健康锻炼方法,研制了降尿酸茶。我科秉承“泄浊化瘀之法”,同时注重调益脾肾治其本,且以“治未病”原则进行干预性治疗。急性期,内服清热祛湿化浊通络痛风1号方,外敷院内制剂栀黄止痛散,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慢性期以健脾疏肝活血通络之痛风2号方加减治疗,间歇期以补益脾肾为主的痛风3号方加减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对于痛风各个时期均能有效控制。
4.膝关节骨关节炎:在常规保护关节软骨、消炎止痛的基础上,开创科室特色疗法—药物滑膜切除术。即通过关节腔穿刺,将药物注射到关节腔内,配合臭氧消炎、玻璃酸钠润滑关节,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此疗法简便安全,在临床应用中深受患者认可与好评。
作为一支优质、奉献、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团队,我们不断努力,一直在推出新技术、新项目,完善服务理念,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面向社会、面向患者,辛勤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科训:传承融汇治风湿厚德博学疗痹病
科室目标:钻岐黄之术,解众生之苦
行医之道:厚德载物施仁术,大医精诚济苍生
科室